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n.yam.com/special/images/_R1C6111_0402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n.yam.com/special/images/_R1C6039_0402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n.yam.com/special/images/_R1C6715_0402.jpg)
「大規模海選,挖掘演藝圈林書豪!」知名音樂創作者陳建寧與娛樂圈教父王偉忠今天攜手宣布,兩人將共同製作首部華人電視偶像音樂劇《一路K到底》。宅男女神安心亞今天也到會場情意相挺,感謝兩位恩師的栽培,並希望能在劇中尬一角,陳建寧馬上一口答應讓她演出「說唱俱佳的孝女白琴」,安心亞則回應:「我喜歡反差很大的角色。」引起眾人大笑。
圖: 一路K到底
「我在這裡等著一路K到底!」,記者會一開始,現場就播放演藝圈重量級人物,如蔡依林、周杰倫、蕭煌奇、F.I.R.、林俊傑等人所錄製的VCR,恭賀陳建寧與王偉忠共同合作,攜手打造華人首部電視音樂偶像劇《一路K到底》,看完VCR後,陳建寧開心的說,這部偶像劇是我5年前就開始規畫的夢想,放在心裡好久好久了!如今有機會可以真實呈現出來,真的很開心。這偶像劇的內容是在描述一群年輕人為了音樂、夢想,在演藝圈力爭上游的故事。「我還要舉辦大規模海選,挖掘『演藝圈的林書豪』,讓文創的力量帶動演藝圈。」
圖: 一路K到底
王偉忠回應陳的夢想說,這些年華人流行音樂與偶像劇都有不錯的成果,如果把這兩者合併在一起,絕對會激發出特殊的共鳴。
身穿一襲露肩綠色小禮服的安心亞,今天也來到現場,為兩位恩師站台。安心亞表示,偉忠哥讓我有機會表演,才會有今天的成就;建寧老師則協助我克服音樂上的問題,幫助我出片又開演唱會,很感謝2位恩師對她的栽培。
「大規模海選,挖掘演藝圈林書豪!」知名音樂創作者陳建寧與娛樂圈教父王偉忠今天攜手宣布,兩人將共同製作首部華人電視偶像音樂劇《一路K到底》。宅男女神安心亞今天也到會場情意相挺,感謝兩位恩師的栽培,並希望能在劇中尬一角,陳建寧馬上一口答應讓她演出「說唱俱佳的孝女白琴」,安心亞則回應:「我喜歡反差很大的角色。」引起眾人大笑。
「我在這裡等著一路K到底!」,記者會一開始,現場就播放演藝圈重量級人物,如蔡依林、周杰倫、蕭煌奇、F.I.R.、林俊傑等人所錄製的VCR,恭賀陳建寧與王偉忠共同合作,攜手打造華人首部電視音樂偶像劇《一路K到底》,看完VCR後,陳建寧開心的說,這部偶像劇是我5年前就開始規畫的夢想,放在心裡好久好久了!如今有機會可以真實呈現出來,真的很開心。這偶像劇的內容是在描述一群年輕人為了音樂、夢想,在演藝圈力爭上游的故事。「我還要舉辦大規模海選,挖掘『演藝圈的林書豪』,讓文創的力量帶動演藝圈。」
王偉忠回應陳的夢想說,這些年華人流行音樂與偶像劇都有不錯的成果,如果把這兩者合併在一起,絕對會激發出特殊的共鳴。
身穿一襲露肩綠色小禮服的安心亞,今天也來到現場,為兩位恩師站台。安心亞表示,偉忠哥讓我有機會表演,才會有今天的成就;建寧老師則協助我克服音樂上的問題,幫助我出片又開演唱會,很感謝2位恩師對她的栽培。
安心亞語氣一轉撒嬌的說,「我都還沒有演過戲,希望有機會能夠演出。」語畢,陳建寧一口答應笑著說,「劇本裡有一個職業是孝女白琴的角色,後來被挖掘,搖身一變成了唱跳歌手,挑戰性很大。」安心亞則回應,「OK啊!我喜歡反差很大的角色。」
當記者問到林書豪熱時,「東方小飛俠,進入西方怪獸的世界!」王偉忠這樣描述林書豪。他說,林書豪在NBA造成奇蹟鼓勵了很多人,他的故事給人很多人希望,每個人都可以向他學習。陳建寧則說,台灣演藝圈就是需要向林書豪這樣的能切、能投、能檔、能助攻的全能人才,找出能唱、能跳、能演的「林書豪」,讓更多新人投入演藝圈,並發光發熱。
一、23點至3點 肝臟修復期
西醫眼中的肝,指的是兩片重達1.5公斤、沒神經的肝臟,是人體唯一能再生的器官。中醫觀點的肝,比西醫廣泛多了,除了肝臟,還包含腦與神經系統。
黃帝內經記載:「肝主藏血,人臥則血歸於肝」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楊中賢說,每晚11點至凌晨3點,人體經絡巡行走肝膽經,若處於睡眠狀態,肝臟可趁機休息,修補損傷的細胞。
楊中賢說,現代人睡得晚,睡眠時間少,這段時間熬夜不睡,則消耗肝陰,症狀為眼睛乾澀、臉色蠟黃,精神不易集中,長久下來,傷肝也傷身。
二、深綠蔬果 黑食物多吃
中醫認為「肝屬木」、「肝腎同源」,多吃綠色蔬果,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的深綠色蔬菜,能促進肝臟健康,吃對腎臟有益的黑色食物,例如桑椹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五味子,也有養肝功效。
![]() |
在韓國被稱做娃娃女的女藝人《南圭麗》,如果沒記錯的話~她好像從演完韓劇《49天》之後~就很少出現在電視裡了!因為建寧是熱愛南圭麗粉絲,對於南圭麗的消息總是不想錯過,最近建寧就在網路上發現了南圭麗的近照~照片中的南圭麗整個變得更嫩更漂亮了耶~
這些照片是在幾天前南圭麗參加LALA SUTRA開幕記者會時被記者拍下的照片~這天因為變得更漂亮的南圭麗的出現,讓不少人的視線都集中在南圭麗的身上!她這天不但有著可愛的娃娃髮型,還穿了紫色的絲襪和七彩毛線衣,看起來真的像娃娃一樣可愛呢!
圖片來自:blog.naver.it_herb
圖片來自:blog.naver.it_herb
(這就是許多人都想要變成的娃娃女嗎?!真的好可愛呢)
圖片來自:news.naver.LSD&mid
前幾天在首爾CJ E&M中心舉行了『2011 STYLE ICON AWARDS』,當天南圭麗走紅毯的禮服真的是性感到爆了!
圖片來自:blog.naver.ht09475
日本當紅炸子雞向井理爆新戀情,對象是女星原田夏希,報導說兩人除夕當天約會被目擊,會在這個日子相約,顯然交情匪淺。向井理今年30歲,比原田大3歲,兩人曾合作日劇「蜂蜜幸運草」,很多女粉絲聽到向井理和她在一起,又心碎又不爽!
陸續被爆密會原田夏希
其實陸續都有爆料者看過兩人約會出遊,有一說是在某個餐廳看到一名漂亮的女生,忍不住多看一眼,才發現與她共桌、戴黑帽子的男生,是人氣男星向井理。去年除夕夜,有人在澀谷某家百貨公司的店內,看到原田夏希來買牛仔布料的托特包,結果向井理還問她:「是要裝狗狗用的嗎?」兩人有說有笑,互動很好。
向井理和原田夏希都是明治大學畢業,還沒有合作拍戲之前,也在學校聽過說彼此,一旦合作就有話聊,之後就有人常看到兩人約會。有人說,向井理出道前當過酒保,很會與女生哈啦,入行後他也和北川景子、綾瀨遙、堀北真希傳過緋聞,原田只能算是緋聞名單中的C咖而已。
除夕相約 原田經紀人稱一堆人
對於兩人在除夕夜約會,原田的經紀公司表示,當天是7、8個朋友相約交換禮物,並不是單獨約會,而向井理的經紀公司則說,不會向藝人確認此事。
日本男星向井理,去年5月傳與女星原田夏希拍拖交往,但事後對戀情緋聞冷處理,去年底跨年夜,再被目擊於東京澀谷相偕逛街購物,宛如熱戀中情侶。
向井理受封日本演藝圈「同台殺手」,先後與堀北真希、北川景子、綾瀨遙等爆緋聞,4年前他與27歲的原田夏希在《蜂蜜幸運草》中同台,因同為明治大學校友拉近關係,去年5月兩人被目擊在橫濱約會,戀情曝光。
日本《周刊文春》報導,去年跨年夜,兩人再被目擊於澀谷約會,她在百貨公司精品店相中一個購物袋,不時詢問他的意見,互動親密。夏希經紀公司撇清:「他們只是好友,當天是為跨年派對挑禮物。」向井理公司則稱不清楚是否交往。
真鍋熏談忘年戀
寫真女星真鍋熏昨也大方坦承與大14歲的前搖滾樂團「THEYELLOWMONKEY」主唱吉井和哉談忘年戀,她開心表示沒想到竟能和偶像談戀愛。
老實說看到熱愛!!後面接原田夏希這個名字的瞬間,熊熊想不起這個名字是配這張臉(笑)而且,向井理的緋聞對象多到我來不及更新,整個就是要馬完全不傳,一傳就全部跑來!日本《東スポ》目擊了這對新緋聞情侶在橫濱的約會現場,而且他們家記者聽力超強的聽到他們在討論小孩的事情,整個就是有要結婚的意思!?但是,沒圖沒證據,誰又知道該不會是為了《天國之吻》電影在宣傳咧~你說是不是~
為什麼會說她是"不新的"緋聞對象呢?因為早在08年向井理還沒爆紅的時候,他們就合演了《ハチミツとクローバー》(蜂蜜幸運草)的連續劇版了。而且就是山田苦戀真山的那一對~配是很配但好巧喔~哈哈哈哈
當紅男星向井理又有新歡,對象是3年前合作日劇《蜂蜜幸運草》的原田夏希。上月20日,他倆被目擊在橫濱紅磚倉庫約會,甜蜜牽手逛懷舊老街,再到美式早餐店吃鬆餅。
他用餐巾紙摺紙鶴送她,席間甚至討論「想生幾個小孩」,親密咬耳朵宛如愛侶。
他們在《蜂》劇中不來電,戲外因為都是明治大學校友而熟識。友人透露:「他們的戀情已獲公司和家長認可,好事不遠。」但經紀公司堅稱他們「只是朋友」。向井理和北川景子、南明奈等同台女星傳緋聞,真命天女是誰令人霧煞煞。
清華大學大一學生沈芯菱拍攝「草根台灣臉譜」,在2008年奧運台灣故事館中獲得最佳創意大獎,雖來自窮苦家庭,卻有悲天憫人的胸襟,還辦過多個大型公益活動,她的熱忱與活力,讓許多學長姊都說「以前的日子真是白活了」。
沈芯菱出生於台灣雲林的鄉下農村裡,從小跟著擺路邊攤的父母四處奔波,沒有念過幼稚園,小小的心靈卻在舊書攤的慈濟的月刊中啟發「善」念,也因父母的身教言教,讓沈芯菱將吃苦當吃補,並見識到台灣社會中下階層強韌的生命力。
12歲無師自通學會網站及寫程式,沈芯菱擁有許多輝煌的紀錄,她將課餘時間投入公益,架設農業網站行銷斗六文旦;13歲設立兩岸三地的「安安免費教學網站」,更開辦暑期英語學習園地,舉辦青少年創作展。
15歲時還為「1元柳丁」請命;16歲則送愛心電子辭典給偏遠原住民,教新移民的台灣媳婦電腦。
即使13歲就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元,沈芯菱反而將這些錢回饋給公益活動,擁有37張國際微軟及台灣電腦證照的她,不打算做100分的孩子,反而選擇希望每個孩子都擁有60分的生命,希望透過教育,讓更多人擁有相同的能力。
選擇清大人文社會系,沈芯菱希望能幫助更多人,5年多來,她背著相機深入農村、工地、部落,拍攝了25萬張、4000多組台灣底層的草根台灣臉譜,去年在北京奧運台灣館展示其作品時,引起很大的回響。
沈芯菱說,這些小人物是最堅強的台灣人民,也是最草根的台灣動力,她希望自己像水花激盪出的漣漪一般,能不斷擴及他人,展現出台灣的生命力。
芯菱母親的話: 猶記得十多年前的某個歲末嚴冬,我跪在媽祖廟前祈求:「上天若能留給我們一條生路、賞口溫飽,我們必定教導孩子以愛待人。」當時才五歲的芯菱,卻將此銘記在心,並落實於大愛中。
芯菱從小就是個體貼懂事的乖孩子,她出生時候的環境相當艱苦,經濟壓力迫使我們得四處遷徙,當其他家庭的孩子可以無憂無慮上學時,芯菱卻得和我們過著早出晚歸的攤販生活,有一餐沒一餐,時常幾顆饅頭配開水就度過好幾天。
雖然我們很希望,但實在沒有能力送她去接受學前教育。她從小的生活就和一般孩子不同,飽嚐家徒四壁的貧苦,大熱天時,租來的鐵皮屋如火爐般悶熱;下大雨則拿著鍋碗瓢盆,去接天花板的漏水。在幾坪大的狹小空間裡,我們盡可能地擺張六十公分正方形棋盤桌,讓芯菱得以讀書、寫字。我們無法負擔昂貴的書籍,只能買些二手書讓她自學,所幸,這些物質上的匱乏並不會讓芯菱妄自菲薄,而是讓她更加珍惜每次學習的機會。
很多人好奇我們是如何教孩子的,說來實在慚愧!我出生在雲林下崙海口漁村,家人也是佃農、長工,典型的底層生活,我13歲小學畢業後,就隻身搭著慢車,到台北打工當小妹,沒有繼續接受教育,更無法給芯菱任何好的環境,只能教導她吃苦耐勞、一枝草也有一點露。
或許天公疼憨人,我們從不認為芯菱有傑出的天賦,也從未想過她擁有「電腦神童,少女慈善家」的美譽。我們真正注重的,是她心中擁有「愛」,有一顆善良的心,說好話、做好事,盡全力幫助我們所能幫助的人,對我們而言就是最好的福報。
甚感欣慰的是,芯菱似乎很能體會箇中的道理,也許是我們曾熬過窮迫的日子,所以感受特別深刻。除了睡覺以外,她那小小的腦袋彷佛隨時隨地在運轉,不停地在思考著: 「我該怎麼做,才能幫助那些和我們一樣貧苦人呢?」
芯菱的第一部電腦,是我變賣玉飾,和四處奔波借款籌措而來,她卻因此更加惜福,自我苦學電腦多年後,終於在國小五年級時成立了個人網站工作室,承製數十個公司網站,所得酬勞投入關懷貧困者中。芯菱小六時,立志要架設全國首站─集國中 、國小全科目的免費教學平台,藉著無遠弗屆的網路,讓弱勢學子有一個免費的學習管道。在架設安安網站期間,芯菱以優秀成續考取私立明星學校,但還是選擇了公立國中就讀,為的就是節省差額學費來供應安安支出。
架設網站過程中,她遇到好多前所未料的難關,歷經無數次的挫敗,多靠著自己一步一步的摸索出解答。身處雲林縣的我們,常碰到資源上的不足、這些架設過程的艱困,以及她不願意接受金錢贊助,得一人獨自承擔種種壓力 ,都讓她的身影日漸消瘦,勞累逼出她眼球中的紅血絲;多方的壓力,讓她本該烏黑亮麗的秀髮,多出了許多不相稱的白髮。身為母親的我很難想像在她小小的身軀裡,到底還能裝進了多少壓力?
每次在漫長寂靜的夜裡,我們多麼想制止整晚都立在那兒的背影。但是一向聽話的她,此次卻非常的執著,帶著十分堅定的語氣,甚至是懇求,允許我們讓她把時間花在公益上。我了解到,這對她才是真正的快樂,既然她已找到自己想做的,我又有什麼立場去阻止她呢?因此,我們將固執轉為支持,雖然我們對電腦一竅不通,所能做就是成為她精神上的支柱,為她在半夜裡泡一杯熱牛奶,在她失意沮喪時替她加油打氣。
圖/沈芯菱,一個來自雲林斗六的鄉下小女孩。
小時候,她搬過無數次的家,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。六歲,沒錢念幼稚園,跟著父母到處擺設流動攤販,沿街幫忙叫賣。十一歲,擁有自己的第一台電腦,開始自我探索和學習。十二歲,成立個人網站工作室,並幫國內外卅多個公司企業架設工商網站。十四歲,賺進人生第一個一百萬,並將所得捐出,全數投入知識公益的活動。十五歲,考取卅一張電腦專業證照,並為貧苦學子架設「安安免費教學網站」,總統陳水扁深受感動,還親自為網站題名背書。現在,沈芯菱十六歲了,還只是個高一學生的她,卻已經出了很多人這輩子可能永遠無法做到的第一本書《一百萬的願望》。
超齡思維 謙稱庄腳俗
台灣草根未來底叨位?
我出身貧寒的攤販家庭、祖代皆為佃農,每當佇足狂風沙浪的海岸線,總思忖著「天地遐呢大,台灣草根未來底叨位?」幾世紀以來,無數犧牲、奉獻的身軀,踏著先民們堅忍不拔的足跡,走過穿破裘、脫赤腳;扛扁擔、食番薯籤的苦澀年代。
眼見長輩逐漸凋零,感悟百年後,世代如何追憶台灣?除去統治者階級的書寫,何處可尋庶民歷史註腳?為了保存真實的歷史容顏,我從青少年起,握著筆、揹起相機,走讀台澎金馬近千個村莊部落,從山之巔到海之濱,循著厚實的足跡、也沿著老祖先淌不盡的汗水。七年多的行腳,積累十三萬公里車程(相當於環島九十圈),紀錄上萬張影像、數十萬字田野筆記。
幕幕貧窮繼承貧窮的景象,總令人思索改變的可能性,因此我13歲起一己之力投身於公益,架設兩岸三地「安安免費教學網站」幫助四百多萬學子。14歲舉辦免費教學園地,教導75名弱勢學子。15歲為「一元柳丁」請命,讓價格從一斤四元回升至十二元間。16歲創辦兩屆FORMOSA青少年創作展,讓百名青少年圓夢。17歲拋磚引玉1600多台電子辭典到偏遠山區,同時也為新台灣移民、柬埔寨失學兒童等角落,盡份微薄之力。
迄今在公益和公義行腳,獨自支出三百多萬元,肩負課業繁重、經濟壓力等多重考驗,一回又一回的困頓和挫敗,也曾讓人徬徨是否該稍歇腳步?然而,面對飽嘗苦難卻勇敢堅毅的生命時,我總感到謙卑與渺小。當握著青蚵嬤的厚繭雙手,我感受到工業污染濕地的危機。走進獨居老人瓦房,我看見青壯年外移的窘迫。擁抱新移民女性時,我聽見被資本國際化排擠到邊緣的心聲。深入拾荒者一公斤廢紙換兩元的坎坷生活,更體察經濟轉型下的受害者困境。